商行+投行”联动 民生银行国际化提速
2014年07月14日

2014-05-24  《中国经营报》 记者: 杜丽娟

 

    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推进,为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走出去”铺平道路。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民生、浦发、中信、光大和兴业6家银行均已设立香港分行或拥有香港子行,招行和浦发还分别在纽约和伦敦设有分行和代表处。
    作为后起之秀,民生银行继2012年3月在香港设立首家境外分行后,据悉银监会目前已经审批通过了民生银行在新加坡筹建第二家海外分行,该行未来海外机构铺设还将陆续走进温哥华、伦敦等地。
    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是民生银行布局国际化的三大平台之一。目前民生银行国际化已初步形成贸易金融事业部、香港分行以及中国民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三大平台。
    民生银行党委委员、贸易金融部总裁兼香港分行行长林治洪表示,将通过这三大平台的全面对接打造“商行+投行”投贷一体化的业务模式。
  

    拓展海外网络
  

    作为民生银行国际化布局的三大平台之一,香港分行作为民生银行境外首家分行,经过两年的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香港分行客户近1600家(包括企业和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达600多亿港元,存款达400多亿港元,全年税后利润超过5亿港元。
    目前,香港分行已经形成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业务:批发业务板块,私人银行板块以及资金交易平台板块。
    其中,批发业务板块主要包括“5+1”业务,“1”为贸易融资业务,“5”为海外走出去业务、小船东融资业务、大宗商品和冷冻食品业务、另类融资业务和小微金融业务;私人银行板块则致力于成为投资理财产品批发商;资金交易平台板块则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和风险管理产品、投资产品、存款、资本市场/融资产品等。
    据了解,继香港分行后民生银行在新加坡设立第二家海外分行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复,目前正在加紧筹建中。林治洪表示,民生银行接下来还将加快海外机构的建设步伐,未来将陆续筹备温哥华、伦敦等代表处。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布局不断提速。在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发展中,国有大型银行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共有16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了1050家分支机构,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海外的机构数量达到955家,占比高达92%。
    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民生、浦发、中信、光大和兴业6家银行均已在境外设立分行、子行或代表处。
    复旦大学金融系教授陆前进曾表示,股份制银行“走出去”应当借助于实体经济和人民币国际化。“围绕中国企业的海外贸易、直接投资,以及内地赴海外的个人客户,开展存贷款、贸易金融、国际结算等商业银行业务,尤其是人民币业务。”
    立足亚洲,布局欧美,这是民生银行海外网络布局的路径选择。“基本上还是在成熟的区域设立分行,首次进入会设立办事处。当然也不排除对一些成熟金融机构采取并购的方式,直接进驻该地区。”林治洪说。
   

    依托贸易金融
  

    除了铺设海外网点外,贸易金融部作为三大平台之一,承担着民生银行国际化之重任。
    据了解,2013年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条线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2.6亿元,在全行占比约17%;净收入65.4亿元,实现利润45.8亿元。今年一季度贸易金融业务条线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4.6亿元,在全行占比约26%,实现利润21.8亿元。
    贸易金融部成立8年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90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
    早在2005年底民生银行成立贸易金融部,较早支持中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据了解,目前贸易金融部推出了“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境外投融资业务”,其中矿业领域的境外投资项目目前已经扩展到5大洲;光伏和油气等外向型产业领域则形成了以境外投资贷款为龙头的产业链融资新局面;境外并购领域类型不断丰富,私有化退市项目形成优势特色,分众传媒私有化项目和盛大网络私有化项目引起业内关注,如今,又开始尝试金融领域和科技领域的并购项目。
    “民生银行的国际化业务专注于中国现有资源的最多和最少。”林治洪如此概括说。
    在林治洪看来,所谓“中国最少”即关注石油、贵金属、品牌、技术等稀缺的资源,要想办法去嫁接,一旦这个市场打开了,后市不可预估;所谓“中国最多”主要是关注过剩产能,把这些转移到海外,像在印尼建一座钢厂、在非洲没路的地方修路、搭桥等都可以实现盈利,而要做的就是整个产业链的产品,这就是民生银行国际化的策略。
    林治洪说,目前,贸易金融自营业务直销产品经理人均创利在1800万元,如果算上市场、风险、结算等人员,条线700多人人均创利也能达到900多万元,远高于同业40万~80万元的水平。
    相比民生银行其他事业部持续深化改革,相继进入了2.0时代,贸易金融部则做精产品服务,实现了闷声赚大钱。“主要原因在于,贸易金融部是产品事业部,贸易金融产品适用于各个行业,面比较宽,市场比较大,加上产品期限比较短,一般也就2~5个月,基本上6个月以上很少,周转快、风险低。”林治洪说。
    在庞大的市场产品选择上,贸易金融部的客户资源也显得更“高大上”。资料显示,目前该部门客户一般业务规模都在3000万元以上,贸易金融部主要对接中小型民企的产品供应链。
  

    “商行+投行”内外联动
  

    “未来要快速打开国际市场,要以贸易金融业务特点为依托,向企业提供‘本外币、内外贸、境内外、离在岸’四个一体化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林治洪如是说。
    在国际化布局推进过程中,民生银行三大平台联动效应日益显著。借助贸易金融部在内地坚实的客户基础以及强大的市场网络,香港分行成为民生银行国际化之路的一个平台。
    去年6月,香港分行及贸易金融部合作推出的CFM(即金融商品经理人),旨在通过多样的融资方式以及广阔的交易渠道,融合商业银行服务与投资银行服务,使企业客户在原材料采购、资源收购、产品销售等方面获得便利。
    “商行+投行”成为其国际化的一个路径,不过和行业事业部的投行业务相比,贸金部的投行业务仅被作为“粗粮”。
    林治洪介绍,如果从风险角度看一个企业,为其提供的业务可以分成“粗粮”和“细粮”,“粗粮”就是中长期贷款、流动性贷款;“细粮”就是结算,因为有结算就有现金流,就可以衍生出多种服务。但是,整个金融服务过程不可能只出现“细粮”,还要配一些“粗粮”,也就是投行业务。“虽然风险大,但是收益高,在我们看来,投行就是‘粗粮’”。
    据悉,目前纯外贸公司越来越少,主要是利润很薄、很透明,但这些企业有工厂、矿山、基地等,银行相应的业务也要延伸,投行是必然选择。
    林治洪透露,作为民生银行在海外的投行平台,中国民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也正在筹建之中。
    未来,香港分行和贸易金融部将充分发挥民生银行的“贸金平台”、以香港分行为主的“海外平台”以及以中国民生国际控股为主的“投行平台”,通过CFM的创新服务,进一步巩固民生银行在贸易金融行业的领先地位。
    目前民生银行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装备等方面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未来将积极开拓市场,拓展境外银行合作渠道,以贸易金融业务特点为依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向企业和金融同业提供并购贷款、跨境人民币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为您推荐